4.1 质量成本的分析
4.1.1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
质量成本分析是综合运用质量成本核算资料,结合有关质量信息,对质量成本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寻求***佳质量水平下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挖掘潜力,采取措施,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质量成本分析有四项内容,分述如下:
1.质量成本总额分析。
通过核算计划期的质量成本总额,与上期质量成本总额或计划期目标值作对比,以分析其变化情况,从而找出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此项分析可以掌握企业产品质量整体的情况。
2.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质量成本的不同项目之间是互相关联的,通过核算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分别占运行质量成本的比率,以及分别计算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保证质量成本各占质量成本总额的比率,来分析企业运行质量成本的项目构成是否合理,可以寻求比较合理的质量成本水平。
3.质量成本与企业经济指标水平的比较分析
即计算各项质量成本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指标,如相对于企业销售收入、产值、利润等指标的比率,有利于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水平。例如,故障成本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可称为百元销售收入故障成本率,它反映了因产品质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企业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
4.故障成本分析
由于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的计划性较强,而故障成本发生的偶然因素较多,所以故障成本发生的偶然因素较多,所以,故障成本分析是查找产品质量缺陷和管理工作中薄弱环节的主要途径。
4.1.2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
质量成本分析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可以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可以提高企业职工对质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而定量分析的作用在于作准确的计算,求得比较确切的经济效果。定量分析有以下三种:
1.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主要计算增减值和增减率两大类。假定设c为质量成本总额在计划期与基期的差额,即:
C=基期质量成本总额-计划期质量成本总额
设其增减率为p,则有
p=C÷基期质量成本总额×100%
其余质量成本构成可以类推。
2.质量成本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企业质量成本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可有短期和长期的分析,分析一年内各月的变化情况属于短期分析,五年以上的属于长期分析。趋势分析可采用表格法和作图法两种形式,前者以具体的数据表达,准确明了,后者以曲线表达,直观简捷。
3.排列图分析
排列图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不同分析目的,把质量缺陷进行分类,然后按大小排列。
4.2 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质量成本报告是在质量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写成的书面文件,它们是企业质量成本分析活动的总结性文件,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使用。
质量成本报告的基本内容一般需要包括质量成本发生额的汇总数据、原因分析和质量改进对策三大内容,所以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质量成本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与基期的对比分析;
2.质量成本的四项构成比例变化分析;
3.质量成本与主要经济指标的效益比较分析;
4.典型事例和要点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意见;
5.对企业质量问题的改进建议。
内容决定形式。质量成本报告在内容上可以繁简各异,在形式上可以各种各样。按时间可采用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书面形式可采用报表式、图表式和陈述式。
4.3 质量成本预测
质量成本预测就是分析、研究各种影响质量成本的因素对质量成本的依存关系,并利用大量观察数据,结合产品质量目标的要求,对一定时期的质量成本目标和质量成本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计。其目的是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挖掘降低质量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为正确编制计划期质量成本计划、增产节约计划、产品质量改进措施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反映实物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量反映,以补充实物量反映质量管理效果的局限性,取得综合的质量管理数据,考核质量管理效果。
质量成本预测的依据。预测时要求综合考虑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本企业的历史资料,以及企业关于产品质量的竞争策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质量成本目标值作出预测。
质量成本预测的程序。质量成本预测首先要掌握大量的观测数据和资料,主要收集以下资料:
1.用户资料,收集用户关于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
2.竞争对手资料,包括产品质量、质量成本、用户对竞争对手产品质量的反应等;
3.企业资料,主要包括本企业关于质量成本的历史资料,如质量成本结构、质量成本水平等;
4.技术性资料,即企业所使用的检测设备、检测标准、检测方法以及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外构件对产品质量及质量成本的影响资料,还有企业关于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使用的情况;
5.宏观政策,即******或地方关于产品质量政策等。
然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寻找质量成本变化的规律、用户需求的规律、质量成本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等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作预测。
质量成本预测时要求对各成本构成的明细科目逐项进行。由于影响不同科目的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规律也不同,所以对不同科目可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通常有下列方法:
1.经验判断法。当影响因素比较多,或者影响的规律复杂,难以找出哪怕是粗糙的函数关系,这时可组织经验丰富的质量管理人员、有关的财会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作预测。此外,对于长期质量成本也适宜使用经验判断法。
2.计算分析法。如果经过对历史数据作数理会计方法的处理后,有关因素之间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则可以找到某些反映内在规律的数学公式,用来作预测。
4.4 质量成本计划
质量成本计划是在预测基础上,用货币量形式规定当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时,所需达到的质量费用消耗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成本总额及其降低率、四项质量成本构成的比例以及保证实现计划的具体措施。
质量成本计划应该由数值化的目标值和文字化的责任措施两部分组成。
1.数据部分计划内容
(1)企业质量成本总额和质量成本构成项目的计划,它们是企业在计划期内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2)主要产品的质量成本计划,这里所谓的主要产品是相对于产品质量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程度而言的。
(3)质量成本结构比例计划。结构比例对企业效益有一定的影响,在质量成本总额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质量成本结构效益是不同的。
(4)各职能部门的质量成本计划。
2.文字部分计划内容
(1)各职能部门在计划期所承担的质量成本控制的责任和工作任务;
(2)各职能部门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
(3)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实施质量成本改进计划的工作程序等说明。
4.5 质量成本考核
质量成本考核是对质量成本实施闭环管理的必备环节。为了进行有效的考核,一般要建立各部门、各单位直至班组和个人的简明考核指标,并与经济责任制、“质量否决权”等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办法,定期进行奖励,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
在企业实践中,质量成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把它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就有相应的产品质量策略,不同的质量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成本。如果企业奉行的是低成本战略,那么就要制定相应的低成本质量策略。如果企业目标是想凭借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那么就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划,把研制、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产品质量规划须***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一般来说,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运输。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等。
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如果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内部补救支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品、返工、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行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外部补救支出则是指因客户发现问题而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支出,包括的项目有保修、接待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回收、运费、担保数据分析、客户跟踪调查和区域服务机构。
有许多质量成本支出是隐性的,很难通过常规的质量成本评估系统进行测定。即使被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会被当作是企业的正常经营支出。多数质量成本系统无法检测的隐性成本主要集中在客户补救成本、信誉损失成本、客户不满成本等三方面。虽然这些成本不能通过常规质量成本系统确定下来,但在成本构成中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有与未来客户是否购买产品就与这些成本有关。消除了外部问题因素,这些支出也随之消失。因此,消除企业外部补救支出尤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