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十分喜欢这个集子里的所有文字。钱玉亮还是十分老道的,10多年的“童子功”摆在那里。因此这个薄薄的集子我越看越喜欢。没有人强迫我阅读这些,可是我总不能自制,读了一篇,又去读下一篇,那些文字,总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仿佛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使我迫不及待的往下面去阅读。
那是些什么力量呢?
我想感染我的,那首先是智慧的光辉。钱玉亮是有智慧的,这里的智慧,它可不是《培根论人生》。它是“本土的”,是我们“自己的”智慧,它扎根于生活,可感可触。它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你也许自己写不出来,你也不会总结,可是你读了这些文字,你会说,噢,噢,是的,是的,是这个道理。不信?你去读读《四个小青年和一个夜晚》、《怎样做一个好男人》。看钱玉亮是怎么告诉你生活的。www.zgsljt.com
其次是语言的魅力。汪曾祺曾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其实不仅仅是小说,写散文也是。钱玉亮的语言十分的了得。我给他总结特点,一个字:说。钱玉亮的散文是“说”,不是抒情,偶一抒情,也十分克制。记得一位老作家说过:“抒情就像味精,不能太多”。钱玉亮“说”得好,天长俗语:“说的比唱的好听。”是的,钱玉亮就是说得十分得好!你通览集子中的29篇文字,钱玉亮不愠不火,娓娓道来。他说着说着,就会灵光一闪,或幽默,或狡黠,或认真(认真得让你发笑),总能让你会心地一笑,仿佛你见到了那个在“说”的钱玉亮的神态。你很愉快。
钱玉亮的语言总体说来,是实在的。钱玉亮自己在序里说:“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其中虽有不少假话,但也有不少真话。”在我看来,不是“有不少真话”,而是十分的真实。其中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钱玉亮是饱醮感情写的。
钱玉亮的文字,在我看来,终是有贾平凹的风味。老贾多年前出过一本散文集《月迹》,我记得钱玉亮是有过的。他也一定是认真读过的。“菌子没有了,气味还在空气里。”可钱玉亮自己的特色已十分的明显。这些文字,有风俗,有地域,他的语言地域特点很强,又是十分的文学。这就是特色,了不起的特色。我说过,钱玉亮的文字是“说”。说,其实就是白描。白描“描”得好,是需要功夫的,这是“花拳绣腿们”办不到的。所以我要说,钱玉亮的散文,还有孙犁的特色。是传统文人的一路,扎扎实实,文字有“根”,不是如今市面上的所谓“散文家”可比的。这样特色的文字,若干年后,研究地方风俗的学者,是可以从这样的散文中,得到许多素材的。比如《红草湖之恋》,就可以是******之作。它既是一篇好的散文,又是一篇风俗史。
春天的红草湖,和秋天的红草一样迷人。一场细雨之后,仿佛在一夜之间,红草湖就从冬眠中苏醒了,先前还枯黄着的、在寒风中瑟瑟的草根上,开始有了一星半点的绿意。“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的红草湖就是在“近却无”中慢慢铺展开、洇染开、膨化开的,继而绿成了一块碧毯,绿成了一片汪洋。